Computational thinking(CT)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思維
問題拆解、尋找規則、抽象化與演算法等運算思維,強化兒童系統性思考與分析問題的能力。
舉個例子:如果你今天和朋友約在一個從沒有去過的地方,你可能出門前,會先規劃路線,你會想那些路線可以到,以及那一條路最好。例如最短、最快、或有經過喜歡的商店,接下來就會按著計劃的一步一步進行。
計畫的部分就是運算思維,而執行步驟就是執行程式
不論現在或未來,運算思維與編程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從小開始訓練邏輯思維及問題解決能力,激發程式設計學習動機與興趣,養成創新能力。
運算思維的能力是需要大量且長時間的練習,運算思維不只是程式設計能力,其實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常常使用運算思維,書中以遊戲加操作方式啟發並引導兒童開始練習運算思維。
在遊戲與生活中,引導孩子走進編程世界,享受「玩」coding的樂趣!
讓小孩去探索,透過觀察去嘗試,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習解決問題的方法與策略
培養思考力、反應能力
學習樂觀面對輸贏
讓孩子練習自己在腦中整理思路
「玩中學,學中玩」在遊戲中學習編程活化思考。
將一個複雜的問題
分解成很多小問題
尋找問題中的相似之處
預測問題的規律,並找出模式
只抓取重要的資訊
轉化爲解決方案的步驟
解決問題的步驟、規則
設計出解決問題的指令流程
美國、英國、德國、荷蘭、日本、澳洲等,運算思維皆已列為中、小學課綱中的核心素養。
運算思維更列為各國課綱的核心素養中
各國家都將運算思維的培養、資訊科學與資訊科技的學習納入國民教育之中。
美國電腦科學教師協會 (Computer Science Teacher Association, CSTA) 於2016提出之K-12電腦科學課程標準中,將其列為五大核心概念之一。
英國2013年修訂之課綱中,期望透過資訊教育使學生能夠運用運算思維和創造力來理解和改變世界。
澳洲2014年訂定之數位科技課綱的課程核心,運用運算思維與資訊系統來定義、設計、實踐數位解決方案(digital solutions)。
紐西蘭2017年發佈之數位科技課綱亦將運算思維列為兩大關鍵能力之一。